教育思考|现代社会搞“快乐教育”的背后“目的”是什么!
编者按:快乐教育是什么?现代社会搞快乐教育的背后“目的”是什么?小编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文章专门探讨了这个主题,文章认为现代社会搞得快乐教育的背后实际上是有着各种考量的,当然小编也比较认同该文章的观点。特转载于此。
移民国外的华人对海外民主制度称赞不绝,只要不懒,肯吃苦,买房买车都不是啥问题。 但是说到孩子的教育,海外华人们就认为,国外的基础教育无法和国内比,因为国外搞的是快乐教育,世俗的说法就是放羊教育,而国内,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搞的是应试教育。
那么是外国人比中国人笨吗? 他们就不知道搞应试教育吗? 肯定不是如此,因为看看国外的科技很发达,听听蓬佩奥的发言,就知道他比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水平不知道要高多少。 那么是国外的父母不关心孩子教育吗? 肯定也不是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2016年为了让孩子进斯坦福大学,有几个美国家长拿出巨额款项来贿赂帆船教练来让他们的孩子能得到一个好成绩。
其实人心都是差不多的,希望过上好日子。 如果自己从事体力劳动则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学历成为人上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白了就是我是否能通过做题答题来多获得社会资源,过得舒服些。
但现实是,教育是不可能让很多人成为人上人的,因为人上人只能是一小撮,大多数是人下人。 教育也不可能让大多数人做个轻松的办公室活。 工作岗位是社会提供的,而社会更需要中低端的体力活,送外卖、修路等。
其实整个教育体制起了个筛选作用,让很少一部分人过上好日子,对外显得公平些,人家是凭真本事考的。 你读书不行所以只能从事体力活,让你心服口服。
你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会从下立志将来当一个搬砖工,每天重复搬砖? 显然是不可能的,家长也不同意啊,而我们这个社会又切实存在这样的需求。 那么社会会设计怎样的制度,筛选出这样的孩子进入中低端劳动市场,而且要让他和他的父母心服口服呢?
站在政府的角度很难把一个富人的孩子培养成搬砖工、焊工、水管工、护工,因为不缺钱的富人往往不会让子女从事类似的职业,所以政府需要设立一套合适的考试制度,来用学业对孩子进行筛选。 孩子的学业成绩差距越大,筛选的指标就越明晰。 这套考试制度就是教育分流,美其名曰为快乐教育,或放羊教育。
所以欧美国家的教育目的是「自我实现」,日本的教育目的是「人格的自我完善」,反正就是一个意思,受教育不是为了做人上人,是为了「自我完善或实现」,说白了就是安贫乐道,安抚大多数人快快乐乐地干低端工作。
因为不管干啥工作,收入多少都可以「自我实现或完善」,若不这样社会就不安定,因为社会无法提供那么多高端的办公室工作。 在人人受教育的现代社会只能搞教育分流,大多数孩子就被分流到放羊教育那块去了。
那么什么是放羊教育呢? 顾名思义,就是学校教的东西很简单,保证每个人能跟上,所以学校的教育只能按学校里最差的学生的标准教,让差生们满意。 老师不批评只表扬,因为受教育是让孩子们「自我完善」,还有就是多搞搞活动,每天让孩子们开开心心的,这也是很多华人家长最不喜欢也最深有体会的。
每逢开家长会,或家长和班主任一对一面谈时,听到的都是表扬的话,你想问问孩子在学校排名多少,老师说我们不排名,对孩子的心理不好。 你知道不对劲,但是对老师的漂亮话你又没有办法回怼。
校长对学生也是客客气气的,甚至每天早上站校门口迎接孩子,看到孩子鞋带散了,会蹲下帮着系鞋带,全校教职员工都把学生当祖宗供着。 他们和你谈情怀、谈理想,就是不谈升学。 作为华人家长碰到这样的软钉子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面向八九成普通人的一般高中就是这样的。
日本的义务教育到高中,学费全免。你会有疑问,放羊教育能培养社会精英吗? 天天玩,天天听表扬,就能上哈佛,然后像蓬佩奥那样成为国务卿吗? 肯定不是这样的。 那么精英们是怎样学习的,或在哪里学习? 他们是花钱买的。 日剧《龙樱》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想干一份旱涝保收的轻松活儿就得上好大学,为了上好大学就必需参加考试。《龙樱》里的老师讲,考试制度就是为了让聪明人过上好日子设计的。
看看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应试教育。 国外的高中是分开来的,百分之五的应试高中,百分之九十五的放羊高中。 只是没人敢公开这么说。只有很少数公立高中是应试教育,这些高中生的父母一般收入比较高,因为不事先买应试教育是无法考进精英高中的。 简单地说不去补课班学习,孩子是考不进好的公立或私立高中的。 而补课班也不是给钱就能进的,进了补课班后会像北京上海的学校一样,分好、中、差三个班,补习班要抓升学率,若没有升学率,就没人买单了。
其实国外的升学竞争不亚于北京上海。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中是放羊教育。 即你进了高中是上不了好大学的,不是你家孩子聪明不聪明,努力不努力的问题,是人家的高中压根就不教。 有钱当然可以去私立高中,但是也只有少数私立高中是应试教育,因为牵扯到生源问题。
对于私立高中来说,来的学生本来能力差,再教难度大的应试教育,会把学生得罪跑了,这样学校就会倒闭破产。 如果也像公立高中那样放羊,就招不到学生,也会面临倒闭。 那么与其花钱去私立高中放羊,还不如不花钱去公立高中放羊。《龙樱》讲的就是一个律师接管已经倒闭的私立学校,通过律师的努力,把五个差评送进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让这个破产倒闭的私立高中起死回生。 在此提醒大家,这是电视剧,不是真实生活,不想误导大家。 应试教育的两个关键点是师资和生源的问题,两者缺一不可。
回头看看中国的985录取率就是每年出生人口中的1%,社会对精英的需求就是那么点,家长们必须接受孩子可能考不上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得读的现实,因为中国的义务教育到初中为止。 孩子考到哪里就是哪里,国家的尖端就是1%,你孩子要是1%,怎么都会考进高中的。 那考不上怎么办? 那就是该去哪里就去哪里了。
有句大家都认可的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的经济地位就决定了孩子未来择业取向。 现在中国也在搞教育减负,减负就是孩子减少作业,减少大小考,以后也会走上国外的放羊教育的路。
不管中国的减负还是外国的放羊,作为考试制度还是存在的。 简单地说,就是学校不教。 至于你的孩子到最后还是按考试成绩决定他能不能上高中和大学,而你又想让孩子上好大学怎么办?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大量的应试训练不仅必需,而且多多益善。 老师不提供,你要想办法提供。
总而言之,看似现代社会进步了,人人受教育,其实和古代没啥本质区别,古代大多数人不识字,所以从事体力活,现在人人识字还是大多数人从事体力活。 生在富裕家庭,家里有钱买应试教育,上个好大学干一份轻松工作,那是投胎投得好。
现代的人们受了现代的变异教育,觉得就是应该人人平等,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愤愤不平,怨天尤人。 现代社会给人一种假平等的幻觉,事实上人人平等是不存在的,按佛教讲人这辈子活得好不好是前世的业力福报多少而定的,和受教育没有啥关系。
如果你生在中产家庭,自己能力强,当然还是大量做题好,做总比不做好,万一你做的题正好是社会需要的呢? 但是也要做好高学历没有回报的心理准备。 如果你不是中产家庭,那就干脆去实施放羊教育的学校放羊,快乐一天是一天,毕业后找份体力工作总是找得到的。
总之调整自己的预期适应现实,活下去才是王道。 如果你家很有钱,根本不需要工作,安倍夫人是糖果厂的千金小姐,从小学到大学就在竞争率低的私立学校玩,毕业后不工作而在自家公司拿基金。 这也没啥心里不平的,因为人家既没有占用普通人的跑道,也没有占用社会资源,那是人家投胎投得好。
在日本竞争率最强的是公立大学,而所有的公立大学没有推荐、加分、特招生、直升入学等附加条件,只有一条考试的路可走。 权贵哪怕是总理、财阀的子女们也是和普通考生一样考,凭考分入学,竞争还是公平的。
但是在中国就不同了,权贵们占用普通人的狭窄跑道,比如做广播操进清华; 地方官二代公子三流民办大学毕业,大摇大摆进国企,还放话说「我怕你会读书,怕你会考试,什么北大清华毕业就是进不了我的单位,学校读书时瞧不起我们这些不会读书靠父母的人,现在呢,我们就是比你们这些会读书的人强」。升学考公就这点名额,让他们占了些,分到普通人那里就少了。 权贵们已经霸占了一切社会资源,连普通人的跑道、资源都不肯放过,好比一个有钱人利用手中权力插队领救济粮,这已经不是认命的问题了,这叫欺人太甚。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