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第七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 思考题解析

admin by:admin 分类:学习 时间:2021/08/12 阅读:386 评论:0

编者按:《土壤肥料学通论》第七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 的学习和思考题解析。

1、土壤中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态有哪些?说说不同形态氮的相互转化在土壤氮素供应与保持方面的意义。
土壤中氮素存在的主要形态有:无机态氮和有机氮两大类。不同形态的氮素的转化作用有:氮素的矿化与生物固持作用,铵的粘土矿物固定与释放,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铵的吸附和解吸,铵=氨平衡与氨挥发等;其生产意义是不同氮源影响植物内离子平衡;不同氮源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

2、试述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与同化过程。
铵态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吸收一个NH4+,产生一个H+,NH4+进入植物体内后,与谷氨酸或酮酸结合形成酰胺或氨基酸,同时释放H+到土壤溶液中;硝态氮的吸收和同化:硝态氮还原作用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NO3-在细胞质中经硝化还原酶催化还原为NO2-,第二步是NO2-在叶片的叶绿体或根部的其他细胞中经亚硝酸还原酶催化还原为NH3。
3、氮素胁迫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何异常症状?
异常症状有:作物缺氮时,在营养生长期,出新叶速度慢,叶片小而少,呈浅绿或淡黄色,分蘖少、分枝少,根系少而长。长殖生长期:下部老叶提早枯落,上部叶片生长缓慢,植株矮小,茎杆纤细,纤维素增多,组织老化。氮素供给过多时会导致作物氮素的奢侈吸收。

4、试述常见氮肥和种类及其使用注意点?
氮肥的种类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长效氮肥;注意点是氮肥的合理分配,氮肥施肥用量的确定,提高氮肥利用。

5、试述提高氮费利用率的意义及其措施?
意义:提高土壤中作物利用氮肥资源,促进增产;提高施肥安全和土壤环境安全以及农作物产品安全
措施:改进氮肥剂型,改进施氮技术,提高作物氮素吸收利用能力。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aideep.eu.org/post/38.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