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第二章 思考题 解析

admin by:admin 分类:学习 时间:2021/08/04 阅读:377 评论:0

编者按:《土壤肥料学通论》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学习和思考题解析。

1. 试比较下列几种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1)上为砂质土壤(厚约20cm),下为粘质土壤(厚约60cm),农 
民叫蒙金土或砂盖粘:(2)上粘层(厚约20CM),下层砂,农民叫倒蒙金土或粘盖砂;(3)土壤下有砂砾层(表土 
不到30CM,砂砾层厚约50CM以上),农民叫旱龙道;(4)土壤下砂粘相互间夹重叠(砂层厚约15C同,粘层厚约5CM) 
;(5)粘质土壤(地下水位高或地下水位低);(6)壤质土壤;(7)砂质土壤。农民喜欢哪些土壤?如何改良?

解答:农民一般喜欢第1和2种土壤,该类型土壤由于砂粒适中,兼有砂土类、粘土类的优点,消除了砂土类和粘土类的缺点,是农业生产上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

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料,掺砂掺粘、客土调剂;翻淤压砂、翻砂压淤;引洪放淤、引 
洪漫沙;合理耕作。

2. 某土壤,已测得物理性粘粒(<0.01mm)含量为42%,(>1mm)的石砾含量为4%,用苏联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查 
出质其地名称。 

解答:根据苏联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表查询为重壤轻石质土。


3. 某土壤,已测得砂粒含量为14%,粉粒含量为42%,粘粒含量为64%,用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查出质其地名称 

解答:根据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表查询为粘土。

4. 土壤微生物有类型及作用特点。
解答:土壤微生物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5种类型。
细菌:是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主要是腐生性种类,积极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合成、转化矿质养分 
等作用,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生活因素。
真菌:数量为第三大微生物群体,多为好气性
放线菌:数量仅次于细菌的第二大微生物群体,主是分解纤维素等有机质;
藻类: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
原生动物:以有机质、细菌、真菌等为食物。

5.腐殖质的基本特征。
j解答:腐殖质是有机残体在土壤腐殖质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褐色或暗褐色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与矿物质土粒紧密 
结合,不能用机械方法分离,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主要的一种形态,占有机质总量的85-90%,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 
学性质都有良好作用,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具有形态多样、分子结构复杂;具有带电性、强吸水性 
和高化学稳定性等特征。

6. C/N 对有机质分解有何影响?
解答:微生物生命活动需要C和N元素,细菌每分解25份C需要1份N以获取分解时所需要的能量和组成本身细胞的物质,当土壤 
有机质中C/N小于25:1时,才有细菌利用之外多余的NH3供硝化过程的进行或植物直接利用。而在C/N为10:1时,土壤 
矿质态氮累积更多,由于土壤能源过多,加上通气不良,引起反硝化作用,对植物不利。

7. 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贡献?
解答:成为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保肥性,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

8. 什么是土水势?它由哪几个分势组成?
解答:土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是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有能态。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 
系统移到温度和它完全相同的纯水池时所做的功。是由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和重力势组成。

9. 土壤空气组成有哪些特点?
解答:特点包括有: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比大气高十至数百倍;土壤空乐中氧的含量低;土壤空气的相对湿度比大气高;土壤空 气中有时含有还原性气体;土壤空气数量和组成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aideep.eu.org/post/40.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