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通论》第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思考题解析
编者按:《土壤肥料学通论》第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学习和思考题解析。

1、什么叫土壤圈?它有哪些功能?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主要功能有:对生物圈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对气圈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对水圈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面地球化学行为、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对岩石圈作为地球的“皮肤”,对岩石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破坏。
2、气候因素对土壤A、B、C层有哪些直接间接影响?
气候既是因素也是条件,大气降水和太阳辐射是土壤水分和热量的根本来源。影响成土过程的气象因素主要是降水量、降水分布、热辐射平衡、气温及其变幅、大气湿度、干燥度和风等,影响岩石的风化特点和风化过程的方向与进程;母质及土壤风化层的厚度随土温和湿度的增高而加厚,土壤的水、热状况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植被类型的更替、有机质积累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而影响土壤中有机物质有分解和合成、腐殖质的类型等,影响土壤中物质的淋溶与淀积。
3、土壤发生层与诊断层有何异同点?发生学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有何不同点?
土壤发生学层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母质中一些物质发生分解、迁移、化合、淀积等,也就是物质发生重新分配,使原来不分层的母质,逐渐在形态上分化为不同的层次。在土壤分类中用以鉴定土壤类别的,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规定的土层称为诊断层,其本身体现了土壤形态、土壤特性和土壤发生三者的结合。土壤发生层与诊断层是有区别的,同时又是密切相关的。
不同点:发生学分类是以地理发生为基础、以成土条件为依据、根据发生层不同进行分类;土壤系统学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系统性、定量化的分类方式。
4、我国东北、华北、华南有哪些主要土壤类型?如何改良盐碱土?
我国东北分布的黑土、黑钙土等,华北分布有棕壤、褐土等,华南分布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等;
如何改良:应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开沟排水、修建台田条田,降低地下水位,发展井灌,并配合农业技术措施,如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料、种植水稻等。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